马致远:当理想碰壁,你选择“争”还是“佛”?

  


  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——《天净沙·秋思》。

  这首小令只有28个字,却被推为“秋思之祖”,成为元曲文化中的一座高峰。一首写景的散曲小令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?秋景为何如此之悲?羁旅天涯的断肠人又是谁?要回答这些问题,我们可以从这首小令的作者——位列“元曲四大家”的马致远说起。

  青年时的热情

  史料中对马致远的记录很少,在元末的《录鬼簿》中可以找到这样的一段记载:“大都人。号东篱老。江浙省务提举。”相比他大量传世的作品:小令115首,套曲22套,7部杂剧,这样的寥寥几笔实在太过单薄。所幸,后世学者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研究。现代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曾经说过:“我们如将致远的散曲与他的剧本对读一下,便可知他的剧本,并不是无所谓而写作的……致远的剧本,却到处都有个他自己在着。”或许,我们可以从马致远的作品中一观他的人生轨迹。

  1250年,马致远出生在燕京一个富裕的家庭。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饱读诗书,六艺皆通。多少年后,他追忆自己幼年读书的情景:“夙兴夜寐尊师行,动止浑绝浮浪名,身潜诗礼且陶情”。可以看到他曾经受过严格的儒家教育,发奋学习诗书礼仪。

  


  苦读,出仕,这是几乎贯穿了马致远一生的理想。他并不掩饰自己对功名的热衷,早早立下了“佐国心,拿云手”的政治抱负。然而,大环境却非常不友好。当时儒士不受重视,科举制也被废除。到忽必烈继承大统,虽有重用儒士之名,却仍然没有重开科举。这一时期,当官的途径主要靠征召、访求、荐举。马致远能走的,似乎只有荐举这条路。

  和任何时代的父母一样,为了支持儿子的志向,父亲曾经鼎力相助。据说,为了给忽必烈庆贺生日,各地争相呈送祝寿词。马致远也想趁机一展才华。父亲于是请来一位蒙古高官到家中赴宴。宴席上,马致远吟诵了为忽必烈精心准备的祝寿词。高官听后很高兴,答应将贺诗转呈皇帝。马致远本以为能一鸣惊人,得到大用。谁知精心写就的贺诗却如泥牛入海没了踪迹。

  马致远“写诗曾献上龙楼” 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。但是在1269年前后,他还是得到了一个小吏的职位。“昔驰铁骑经燕赵,往复奔腾稳似船”,虽然只是个小吏,但是初入职场的他干起来十分卖力,认为这只是职场生涯的开始。

  壮年时的突破

  然而转眼到了而立之年,马致远的事业仍然没有什么发展。十多年的奔波,让他越发觉得自己怀才不遇,不甘心再做小吏。他曾写下这样的抱怨:“带月行,披星走,孤馆寒食故乡秋。妻儿胖了咱消瘦。枕上忧,马上愁,死后休。”

  


  满腹的才华用不到仕途上,马致远还是找到了宣泄之地。在元代,杂剧成为古代戏曲发展史上的高峰,很多文人都加入到杂剧剧本的创作中来,并且专门组织书会,相互切磋。马致远正好赶上了这波红利,还加入了关汉卿、白朴等在元大都成立的“玉京书会”,开始在杂剧圈发光发热。《汉宫秋》成了他的成名之作,凭借着大量咏史抒情的曲作,他得以名扬梨园。

  创作也让马致远的视野更加广阔。大约从1285年到1294年,马致远寄情于游山玩水,拜访名家。他多次南游,足迹遍布江浙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途中,马致远曾拜访过元代名臣史天泽之子史樟。史樟出身名门,因为祖上恩荫得到高职。但他却放浪形骸,“有时麻衣草履,以散仙自号”,热衷于杂剧写作。马致远与史樟见面后相谈甚欢,合作完成了两部南戏。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这十年,成了马致远的创作旺盛期。

  然而,十年的漂泊加上当小吏的十年仍然让马致远心存戚戚,他曾经写道“世事饱谙多,二十年漂泊生涯”,也发出“空岩外,老了栋梁材!”之叹。 这期间忽必烈去世,新帝登基,却仍然没有恢复科举。马致远难掩悲愤:“夜来西风里,九天鹏鹗飞,困煞中原一布衣!悲,故人知未知?登楼意,恨无上天梯!”

  老年时的归隐

  1296年左右,马致远终于得到一个机会,补缺“江浙行省务提举”。此时,他已经年近半百。

  当官几年,他过的并不痛快。或许是因为官职太低难展抱负,或许是不满官场上争权夺利的丑态,“看密匝匝蚁排兵,乱纷纷蜂酿蜜,急攘攘蝇争血。”追逐功名大半生的马致远决定要远离官场了。他在小令中写道:“两鬓皤,中年过,图甚区区苦张罗。人间宠辱都参破。种春风二顷田,远红尘千丈波,倒大来闲快活。”“争名利,夺富贵,都是痴!”“世事饱谙多,二十年漂泊生涯。天公放我平生假。剪裁冰雪,追陪风月,管领莺花。”

  


  50多岁的时候,马致远以“东篱”为号,辞了官学陶渊明归隐山林,远离了让他郁郁不得志的官场,过上了恬静休闲的隐居生活。

  隐退到哪里去了?他没留悬念:白发劝东篱,西村最好幽栖。“西村”成了他落脚的地方。隐居后,马致远始知田园之趣。他在茅庐竹径休憩,在药井蔬畦上耕作。和他交往的,有可以闲坐聊天的樵夫渔夫;还有可以煮酒谈诗的文朋酒友。友人不来时,他还会很郁闷:白衣盼煞东篱客。你莫不子猷访戴?

  或许下面这首曲最能体现他的心境。

  《南吕·四块玉·恬退》

  绿鬓衰,朱颜改,羞把尘容画麟台。故园风景依然在,三顷田,五亩宅,归去来。绿水边,青山侧,二顷良田一区宅。闲身跳出红尘外。紫蟹肥,黄菊开,归去来。翠竹边,青松侧,竹影松声两茅斋。太平幸得闲身在。三径修,五柳栽,归去来。酒旋沽,鱼新买,满眼云山画图开。清风明月还诗债。本是个懒散人,又无甚经济才,归去来。

  马致远退隐西村,真的是如他所言把红尘都看破了吗?并非如此。因为他的笔下依旧弥漫着一种愁绪:“无也闲愁,有也闲愁,有无间愁得白头。花能助喜,酒解忘忧。对东篱,思北海,忆南楼。”或许,身已经归隐,心却还在漂泊。

  一生之志的归宿

  当理想碰壁,马致远积极争取过,也“佛”过。

  1311年,尊崇儒学的元仁宗即位,2年后,他下诏恢复科举。此时,科举已经在北方中原地区中断了70多年。对读书人来说,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。然而,消息传到隐居中的马致远耳中,他心中却是五味杂陈。此时他已经60多岁,最当打的年纪正好赶上了废科举几十年。

  


  造化弄人、仕途失意、壮志难酬,难怪马致远认为自己就是萧瑟秋风中那个浪迹天涯的“断肠人”!然而,他留给世人的身影却非如此单薄萧瑟,凭借着文名渊博,他备受世人敬仰。

  坊间传说,明朝的建文帝下令削藩,引起燕王朱棣起兵反抗。燕王所到之地百姓惨遭杀戮。但河北沧州马致远的后人却幸免于难。因为朱棣曾读过马致远的散曲,对其十分敬仰,于是路过其故乡时下令逢马不杀。

  明代的贾仲明这样评价马致远:万花丛中马神仙,百世集中说致远,四方海内皆谈羡。战文场,曲状元,姓名香贯满梨园。

  


Processed in 0.685381 Second , 139 query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