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致远这首元曲,竟用11个名词串接而成千古名作!

  


  辛弃疾曾在《丑奴儿》中批判过一种文学现象,曰:“为赋新词强说愁。”为了写出好作品,不惜故作哀愁,以不搭调的方式去获取文字的胜利,这就是大家所嗤之以鼻的“拼凑之嫌”。相信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写作文时,就是这样一种心理:“生搬硬套、强词夺理,也要凑够八百字!”

  然而,在诗词曲的宝库里,却存在着一首十分奇特的作品,单从字面上看,它什么事也没说,什么情也没抒发,只是将十一个名词串接了起来,不过这首作品却成为了元曲经典,可与唐诗宋词相媲美的奇绝之作!

  


  天净沙·秋思

  元代:马致远

  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
  


 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,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,因而一直未能得志。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,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,困窘潦倒。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,他写下了这首《天净沙·秋思》。

 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《秋思》,是一篇悲秋的作品。秋士易感,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。自屈原的《离骚》起一直延续到现在。《乐记》中说:“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。”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。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?《诗品》云:“气之动物,物之感人,故摇荡性情,形诸舞咏。”他认为,这种能让物动,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‘气’。

  那气又是什么呢?古人认为,宇宙间有阴阳二气,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。譬如:夏天阳气最盛,所以草木茂盛。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,阴气渐生,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。秋冬之际阴气最重,因而草木衰败。阴到极点又转为阳,阳生而万物长,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。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,自然景色也不同,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。

  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,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。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。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。《离骚》中屈原叹道:“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。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迟暮。”宋玉在《九辩》里说:“悲哉,秋之为气也!萧瑟兮,草木摇落而变衰……”陆机《文赋》云:“悲落叶于劲秋,喜柔条于芳春。”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,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。

  首先,作者摆出了十一个名词:枯藤、老树、昏鸦、小桥、流水、人家、古道、西风、瘦马、西下的夕阳与在天涯的断肠之人,名词全部罗列出来后,篇文结束。好了,到此为止,马致远的工作完成了,剩下的该交给读者了!

  实际上,我们如果对这十一种意象再精简一下,就变成:藤、树、鸦、桥、水、家、道、风、马、夕阳、人。这些意像在诗词中,是十分常见的。这样排出来,能干什么呢?别着急,只是意象,当然无法激起感染力,当作者在它们之前加上了一些黯淡、压抑的修饰语后,这些意象就不是普通的东西了,而成为刺激读者心理的符号!

  望梅止渴,谈虎色变,这是人们的潜意识思考,同样当大家读到了枯、老、昏、古、瘦、夕阳、断肠、天涯等这些代表哀愁、灰暗的词语时,也会有孤独的感受。例如,当读者读到这些“枯,老,昏,古,瘦”时,每一字都会让读者觉的愁重十分,诵一句已经不能自己,而读整篇时,就会泣不成声了。

  尤其最绝处,在“马”之前下一‘瘦’字,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,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,其人之清贫和路途跋涉之艰辛,求功名之困苦。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,咏之而更感其心。读此曲而不泪下者,说明其不明诗意也。

  其次,我们再看作者的布景:“又是黄昏,一天快要结束。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,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。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,藤是枯萎的藤,已经没有了生命。树是千年老树,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。道是荒凉的古道,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。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,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。

  你看这小桥、流水、人家都是那么安详,那么静謚。又是那么温馨。而我的家乡、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。哦,他们还好吗?天气渐渐变冷,他们加了衣服吗?买了被子吗?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,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?为了所谓的前程吗?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?那功名离我近吗?远吗?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?我又是那么的迷茫。

  在这样的黄昏中,在这样的古道上。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?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?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。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……”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,又加上安详,温馨的小桥、流水、人家做反衬,使愁情更为深切,悲伤更为凄沥。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!哎!读此曲而不泪下者,说明其不明诗意也。


Processed in 0.684104 Second , 139 querys.